
在制药、食品、化工、新材料等领域的生产与研发过程中,颗粒硬度是影响产物质量、工艺稳定性及使用性能的关键指标。日本清新公司推出的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,虽名称中带有 “粉末压实密度",但实际上是一款专注于颗粒硬度测量的专业级全自动设备,凭借其高精度、智能化的性能,成为各行业颗粒硬度检测的重要工具。
一、设备核心定位与测量范围
日本清新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 的核心功能是对颗粒硬度进行精准测量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粉末压实密度检测。它针对 200-1500μm 尺寸范围的颗粒进行测量,这一范围覆盖了众多行业中常见的颗粒规格,无论是制药行业的药品颗粒,还是食品行业的冲剂颗粒、化工领域的催化剂颗粒等,均能实现有效检测。同时,设备的最小显示精度可达 10μm,确保在测量过程中能够捕捉到颗粒细微的尺寸变化,为硬度分析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。
二、核心技术与测量原理
该设备采用先进的等速加载方式,这一技术能够模拟颗粒在实际生产、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压力变化情况,使测量结果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。在测量过程中,设备可自动完成颗粒的破碎载荷与位移测量,无需人工干预,大大减少了人为操作误差。
此外,设备配备了高清 CCD 摄像机,这一配置实现了对颗粒从压力压缩到破碎全过程的实时图像记录。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颗粒在不同压力阶段的形态变化,直观了解颗粒的破碎过程。同时,设备会同步显示 “载荷 - 位移" 关系曲线,这条曲线能够准确反映出颗粒在受力过程中,载荷与位移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,为分析颗粒的硬度特性、破碎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图形依据。所有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与图像均可一键存储,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调用、查阅与分析,为后续的质量追溯与工艺优化提供了便利。
叁、设备功能特点
全自动操作:从颗粒放置、参数设置、测量过程到数据存储,全程实现自动化操作,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,还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,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与可靠性。
高精度测量:除了 10μm 的最小显示精度外,设备在载荷测量方面也具备高的精度,能够准确捕捉到颗粒破碎瞬间的载荷变化,为颗粒硬度的精准判定提供保障。
可视化监测:高清 CCD 摄像机与实时图像记录功能,让颗粒的破碎过程一目了然,操作人员可直观地观察到颗粒的结构变化,辅助分析颗粒硬度与颗粒结构之间的关系。
数据与图像一体化存储:一键存储功能将测量数据与对应的过程图像紧密结合,形成完整的检测记录,便于后续的数据整理、分析以及质量追溯,满足各行业对检测数据规范性的要求。
四、适用领域及应用价值
(一)制药行业
在制药行业中,药品颗粒的硬度直接影响药品的崩解时限与溶出度,而这两项指标是衡量药品质量是否符合药典标准的关键。日本清新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 能够对药品颗粒的硬度进行精准测量,帮助制药公司确保每一批次药品颗粒硬度均匀。通过对颗粒硬度的有效控制,可保障药品在体内能够按照预期的速度崩解并释放有效成分,从而保证药品的疗效与安全性,助力制药公司生产出符合高标准的药品。
(二)食品行业
食品行业中的冲剂、坚果颗粒、糖果颗粒等产物,其硬度不仅关系到产物的口感,还影响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抗破碎能力。若颗粒过硬,会影响消费者的口感体验;若颗粒过软,则在运输过程中易破碎,造成产物损耗。日本清新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 可对这些食品颗粒的硬度进行准确检测,食品生产公司可根据检测结果,调整生产工艺参数,控制颗粒硬度在合理范围内,从而在保证产物良好口感的同时,提高产物的抗运输破碎性,降低产物损耗,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。
(叁)化工与新材料行业
在化工与新材料行业,催化剂、吸附剂、陶瓷颗粒等产物的结构强度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产物的使用性能与生产工艺稳定性。例如,催化剂颗粒的结构强度不足,在反应过程中易破碎,会影响催化效率;吸附剂颗粒结构强度不佳,会降低吸附能力。日本清新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 能够检测这些颗粒的结构强度,为生产公司提供精准的检测数据。公司可依据这些数据优化生产工艺,确保产物结构强度符合使用要求,进而保障生产工艺的稳定性,提高产物的使用性能,推动化工与新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五、设备校准方法
为确保日本清新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 始终保持精准的测量性能,定期校准不可少。以下是详细的校准步骤:
(一)校准前准备
首先,对仪器外观进行全面检查,查看是否存在损坏、变形等情况,确保仪器外壳、操作面板、连接接口等部件完好。接着,检查仪器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,如测量装置与主机的连接、CCD 摄像机的连接等,确保连接牢固、正常,无松动或接触不良现象。同时,要确认校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符合仪器的工作要求,一般而言,温度应控制在 20-25℃,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45%-65%,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校准结果的准确性。
(二)选择标准物质
根据仪器的测量范围(200-1500μ尘)和精度要求,选择合适的已知硬度的标准颗粒物质。标准物质需具备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,在正常储存和使用条件下,其硬度值不会发生明显变化,且该硬度值应经过机构认证,被广泛认可,以保证校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。
(叁)仪器调零
将空的测量容器或装置正确放置在仪器的测量位置上,确保放置平稳、到位。然后,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的要求,启动仪器的调零功能,让仪器在无物料状态下进行自我校准,直至仪器的读数显示为零,完成调零操作。这一步骤能够消除仪器自身的系统误差,为后续的校准测量奠定基础。
(四)校准测量
将选定的标准颗粒物质均匀、适量地放入仪器的测量位置,注意避免颗粒堆积或分布不均。随后,根据标准颗粒物质的特性以及仪器的操作要求,在仪器操作面板上设置好相关参数,如加载速度等。参数设置完成后,启动仪器的测量程序,仪器将按照预设的参数自动对标准颗粒进行硬度测量,并实时记录测量过程中的载荷、位移等数据以及对应的图像信息。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,可进行多次重复测量,一般建议测量 3-5 次。
(五)数据对比与调整
测量完成后,将仪器测量得到的结果与标准物质的已知硬度值进行逐一对比。若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偏差在仪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,则说明仪器当前状态良好,无需调整;若测量结果与标准值不一致,且偏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,则需要根据仪器的说明书,对仪器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,如传感器的灵敏度等。调整参数后,再次进行校准测量,重复上述步骤,直至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符,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符合要求。
(六)多点校准
为进一步提高仪器测量的准确度,确保仪器在不同硬度范围内均能实现精准测量,可选择多个不同硬度等级的标准物质进行多点校准。所选标准物质的硬度值应均匀分布在仪器的全测量范围(200-1500μm 对应的硬度范围)内,覆盖从低硬度到高硬度的各个区间。按照上述校准测量、数据对比与调整的步骤,对每个标准物质进行校准,通过多点校准,有效修正仪器在不同测量区间可能存在的误差,全面提升仪器的测量性能。
(七)记录校准结果
在整个校准过程中,需详细记录各项信息,包括标准物质的名称、规格型号、生产厂家、硬度标准值、校准日期、校准人员、仪器的各项参数设置(如加载速度)、每次测量的结果(载荷值、位移值、硬度测量值)以及最终调整后的仪器参数等。将这些信息整理成规范的校准记录文档,妥善保存,以便日后查阅、参考和追溯,同时也为仪器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。
若在校准过程中遇到疑问或困难,建议及时联系日本清新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,或仔细查阅仪器的详细操作手册,以确保校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校准结果的准确性。
日本清新粉末压实密度仪 BHT-1000 凭借其精准的测量性能、智能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,为各行业的颗粒硬度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,在保障产物质量、优化生产工艺、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,是一款值得信赖的专业颗粒硬度测量设备。